进入秋冬季节,呼吸道感染又出现流行高峰,各学校幼儿园由于人员聚集等因素影响发病率更高。其表现多为发热、头痛、咳嗽、咽部肿痛等症状。
流感病毒、肺炎支原体、腺病毒等不同的呼吸道病原体可以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,但治疗方法及预后却有不同。因此,感染初期,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大意义,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对病毒的种类进行监测,观察病情,指导用药,尤其对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。今年初, 我院已在池州市率先开展此项检测。
(1)出现发热、咽痛、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的鉴别诊断;
(2)疑似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鉴别诊断;
(3)放疗、化疗后是否感染引起的发热的鉴别诊断;
(4)脓毒血症的诊断、治疗效果监测;
(5)临床医生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其他情况。
周一至周日均可采样送检。
11点之前送检,下午14:30之前可取报告;
11点之后送检,第二天下午14:30可取报告。
目前在池州市只有我院开展此六项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 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包括分离培养、免疫学抗体检测、核酸分子检测等检测方法。血常规、炎症指标检查和胸片等均无法明确具体原病体。核酸检测以其窗口期短、灵敏度高等优点,已经被国内外指南共识评价为病毒学诊断的“金标准”,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检测中。
流行性感冒病毒(Influenza virus)甲、乙型 简称流感病毒,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,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并借由空气迅速传播,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,其中甲型流感的危害最大,乙型致病性弱,不易发生变异。
肺炎支原体(Mycoplasma Pneumonia, MP) 主要经飞沫传染,潜伏期2~3周,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。临床症状较轻,大多数患者只有头痛、咽痛、发热、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;少数会持续高热不退,剧烈咳嗽,病情发展快,短时间内出现呼吸衰竭,多器官功能性障得等危重症表现。
呼吸道合胞病毒(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,RSV)
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见病毒,多见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,主要症状有高热、鼻炎、咽炎,及喉炎,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。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、胸膜炎及心肌炎等。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,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。
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,包括高热、咳嗽、咽喉痛,少数可发展为重症肺炎。
人鼻病毒(Human rhinovirus, HRV)
在成人主要引起普通感冒,而在婴幼儿和儿童,除上呼吸道感染外,还可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、急性哮喘等疾病。
明确鉴别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,用以确定是否需要开具抗生素处方,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的过度使用。
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分子诊断依据,在感染早期即可检出、灵敏度高、避免漏检。
患者可根据就诊需求,由医生开具医嘱:呼吸道病原体核酸联合检测(病毒为主),采集鼻咽拭子后即可检测,采集方法同新冠核酸(使用病毒采样管及一次性使用采样刷头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