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刚刚过去的元宵节,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争分夺秒,成功救治了多位脑血管疾病患者,以实际行动诠释了“时间就是大脑”,成为节日里守护生命的“护航人”。
凌晨四点的“大脑保卫战”
元宵节凌晨4点,60岁的胡先生因左侧肢体无力、言语不清,被紧急转送至我院。经检查,胡先生右侧脑梗死,且仍有大片缺血低灌注区域,右侧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,情况十分危急。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迅速启动卒中绿色通道,立即为其行大脑中动脉急诊再通手术。术中,医生通过球囊扩张并置入血管支架,成功实现血管再通。当晚,胡先生左侧上下肢无力症状明显改善,肢体力量恢复,言语也变得清晰。
△图一:手术前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
△图二:手术后闭塞的大脑中动脉已再通
颅内动脉瘤破裂的“生死逆转战”
当天上午,64 岁的袁女士因突发剧烈头痛、呕吐急诊入院。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,进一步行头颈CT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。这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。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,迅速实施急诊栓塞手术,通过微导管将弹簧圈精准填入瘤体,成功栓塞破裂的动脉瘤。此类手术要求极高的精细度,术中需平衡栓塞效果与血管保护,我院团队的快速响应为患者赢得了生机。目前,袁女士神志清楚,病情稳定。
△图一:手术前可见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多个突起
△图二:手术后动脉瘤已经栓塞,造影不可见
椎动脉狭窄的“通路攻坚战”
同样在元宵节当天,75岁的黄奶奶因头晕、意识丧失被送医。检查发现其左侧椎动脉闭塞、右侧椎动脉重度狭窄,广泛动脉硬化斑块形成。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评估后,为其实施了脑血管造影+经皮椎动脉支架置入术。手术顺利完成,黄奶奶术后头晕症状消失。这一案例再次提醒中老年人群,尤其是有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,定期进行血管检查十分必要。
△图一:手术前右侧椎动脉重度狭窄
△图二:手术椎动脉置入支架后
春节期间脑血管病高发,熬夜、饮酒、情绪波动等成为主要诱因。面对紧急情况,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始终保持高度警惕,分秒必争,建立"双值班+备班"机制,从绿色通道的快速启动,到影像学的精准评估,再到手术方案的个性化制定,团队成员紧密配合,每一步都考验着技术与默契。
元宵明月见证医者仁心
无影灯下续写生命奇迹
据统计,春节期间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共完成9台急诊手术,包括取栓、动脉瘤栓塞等。这群"铅衣战士"用坚守将危机转化为生机,正如患者家属所言:"他们抢回的不只是时间,更是无数家庭的圆满。"
|